或許有人會納悶,怎麼買個保險,還會有保險公司不會延續保障的情況!?
產物公司的健康型保險商品契約,大多數都是『不保證續保』,而人壽公司的『意外險』,也有分『不保證續保』和『保證續保』。不過這篇主要是要聊只賣四天的臺灣產物500元防疫保單的相關話題,至於人壽意外險也有分不保證續保和保證續保的部分,將會再特別寫篇分享文,請拭目以待!
是住院治療?還是出院後往後可能不能工作的生活?
還有可能會有嗅覺或味覺損傷等其它生活不便,甚至是無法從事工作等相關後遺症,這也是大部分的人會比較擔心的情況。
臺灣產物的500元防疫保單,主要是收到政府機關開立的『隔離通知書』、『隔離治療通知書』或『檢疫通知書』,就可以申請理賠10萬。
「領到10萬能幹嘛?」我北部某位親戚因罹患新冠肺炎COVID-19,緊急做了30萬的免疫球高蛋白治療後,不幸三天後離開人世,家人親自和我說這句話,到現在這句話的語氣,還是印象深刻,彷彿是昨天才剛發生似的。
住院治療期間所花的醫療費,可用原本就有規劃的醫療險去做支付,但因後遺症影響工作能力,或是導致無法工作,就不是醫療險所可以解決的,而是『失能險』(原名為殘扶)。
所以,當你現在已經知道臺灣產物的500元防疫保單不續保了,你可以考慮以下選擇:
(1) 選擇投保其它保險公司的防疫保單。但請要注意保單條款,以及依舊沒有保證續保的合約內容。
(2) 保單健診。先了解自己目前擁有什麼保障,且每一項保障是用來解決什麼擔心的事情。
(3) 寫出自己最擔心的事情,例如是住院治療費?或是確診時可以直接領一筆錢?甚至是有後遺症導致收入中斷或影響工作和生活能力等情況?
再排出優先想解決的順序,規劃專屬於自己的防疫保單或風險規劃。
現在大家賺錢都很不容易,錢要花在刀口上。思維會改變,從傳統時代的『人情保』,經歷『有保就好』,現在則已經是『買對不買貴』的自我維護保障時代,讓自己可以花一樣的錢,享有更多權益和保障。
此文章內容僅於我個人的想法與生活分享,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行為,並每一張照片和圖片,以及文字都皆屬於我個人的肖像權著作權,請勿盜用,謝謝。
留言
張貼留言